第(2/3)页 柜子也不算小,箱子可以存放一些被褥什么的,房间里还有一口米缸,米缸上还有一盐罐子,里面满满的盐粒子。 东面那间则是双层床,用不用得上看需要,总之都配了。 王耆老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纸,打开红色印泥,对周大山道:“这是清单,你们看看,床,柜,水缸,米缸,桌子,凳子,蜡烛——还有,这房子建成四个多月了,没漏过雨,都检查过了,若是你们住了一年漏雨的话,可以找县衙,到时候会给你们修补……” “若是没问题的话,在这清单上按上手印。对了,这里还有一份购物告知书,绘的是图画,你们都应该看得懂。” 周小山接过购物告知书,展开来有些大,仔细看去,才发现这是一张类似舆图的东西,中间一个红点是村落之地,标注了东西南北方位,南面绘了水井,村外不远就有一条河,寿光县城就在东南方向,大致二十里。 县城哪个区域卖盐、粮、布、炉子、药草等,都标注得清清楚楚,县衙的位置更是明显。 周大山按下手印,问道:“这一分院,当真只需要一文钱?” 王耆老肃然道:“这还用说,镇国公代朝廷答应你们的,谁敢多收。当然,今日太晚了,不过户,明日县衙的人会来,到时候你们拿一文钱,他们办收据,记得带上房牌、主动移民请愿凭证,房契当天便可具写出来。” 周大山咧着嘴刚想说什么,就看到有人将桌子给抬了过来,凳子也摆放好了。 王耆老完成交接之后,走向篱笆门,回过头看着周大山一家人,慈善地笑着说道:“山东人热情,缺什么就说,大家能帮的一定会帮。如果有你们不满意的,尽管说。” 周大山连连摇头:“哪有什么不满意,比之前人,不知好了多少倍,有劳耆老了。” 王耆老拄着拐杖:“欢迎你们,哈哈,走了。” 送走王耆老等人,周大山摸着厚实的房门,忍不住唏嘘感叹。 周小山看着这房间,这布置,忍不住说:“达,咱家在山西的门板,可没这门板厚实啊,这群人是真给咱们用料子了。” 周大山重重点头:“是啊,这可是房子,一分院,不是茅草屋,真的不是茅草屋,镇国公没骗咱们。” 孩子也高兴,三娘也高兴。 在这夜色里,多少人睡不着觉。 周二善总觉得做了一场梦,还是一场不太真实的梦。 第(2/3)页